“淀”亮非遗|千年文化一“结”情深,中国结寓意你都知道哪些呢?

次元: mobile365-777 时间戳: 2025-09-28 12:50:02 观察者: admin 访问量: 5092 能量值: 111
“淀”亮非遗|千年文化一“结”情深,中国结寓意你都知道哪些呢?

介绍新生代非遗传承人

传播海淀青春文化气质

谱写非遗传承保护激昂乐章

今日主题: 绳结艺术

绳结艺术

中国绳结,简称中国结,古称络子或绦子,是一种传统的装饰手工艺品,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形式。中国绳结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对周边国家的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结逐渐从最初的实用功能和简单装饰,演变成精美的艺术品,蕴含着美好与吉祥的寓意。中国绳结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其功能和价值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

传承人说

“淀”亮非遗

}

倪巧凤

“心灵手巧不是天生的,而是练就的。学习绳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自己聪明灵巧的过程,也是树立、强化自信心的过程。”

倪巧凤是北京市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绳结艺术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巧凤手工坊的创办人。她现为北京城市学院工艺美术系讲师、清华大学客座教师,主要从事《中国结艺术》《中国剪纸艺术》等传统手工艺课程的教学传播与研究创作。通过开设绳结艺术体验课、参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等方式,她积极推广和普及绳结艺术及其文化。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手工技艺以及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她将首饰设计理念与传统绳结工艺相结合,实现了二者的高度融合。

{

非遗点亮生活

“淀”亮非遗

}

非遗传播活动

中国绳结不仅是一项手工技艺,更是一种深厚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海淀区多次组织绳结艺术非遗推广活动,邀请专家和老师介绍绳结艺术的文化历史以及不同形式结绳所蕴含的吉祥寓意,同时示范制作过程并开展编织互动体验,致力于弘扬和传承绳结制作技艺,推动非遗文化的广泛传播。2024年8月10日,由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品鉴民俗 巧手绘梦”——2024年海淀区七夕节非遗主题活动“匠心守望非遗技艺雅集”在颐和园耕织图景区水操学堂举办,绳结艺术作为二十个京津冀非遗项目之一参与其中,集中展示了各类非遗文创产品以及非遗手工作品。

非遗手工坊

如今,非遗手编绳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设计元素和创新工艺,使编绳艺术更加与时俱进。将绳结艺术融入现代生活中,服饰、家居装饰、珠宝饰品等各类领域都可以搭配手工绳结,既增添了美感,又赋予了独特的韵味。倪巧凤成立的巧凤手工坊,成为绳结非遗手工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到绳结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当绳结遇到珠宝饰品

结绳记事不仅是文字记载的起源,也是计数的雏形,更是远古先祖回忆往事的唯一线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艺的演变,中国绳结逐渐从实用性转向装饰性,广泛应用于古代衣裙、首饰及家居装饰的各个角落。今天,绳结艺术无处不在,继续绽放着独特的魅力。随着设计理念的创新,现代首饰设计也开始将中国结与玉石和贵金属相结合,呈现出浓郁的东方韵味。当美丽的绳结遇上绚烂的珠宝和珠串,阴阳相谐、刚柔并济的和谐美感便传递出世间的美好。

非遗书籍

精美的中国结凝聚了中国人传统民俗、审美观念和历史传承的精华。本书广泛收集并细致分类了中国现存的中国结编结技法,涵盖了基础编法、手链、项链、发饰、古典盘扣、耳环、戒指、手机吊饰、挂饰9大类别,展示了240多种中国结技法及其设计方案。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本书将手工编结的全过程逐步呈现,品种丰富、花样繁多、内容易懂、学习便捷,是人们学习或手工制作中国结的理想之选。

{

文化延展

“淀”亮非遗

}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我国绳结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结绳记事,人们用绳结来记事、记数,“结”被赋予了实用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绳结逐渐从实用走向装饰,成为一种审美艺术。兴于唐宋“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在明清时期,中国绳结达到了鼎盛,无论是在宫廷还是民间,都能看到精美绝伦的中国结作品。它们不仅是装饰品,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的象征。“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据文字记载:“ 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可见绳结在我国流传之久,渊源之深。

中国结寓意

大全

中国结编法

大全

来源:数字平台

审核:倪巧凤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维度

秘鲁vs丹麦世界杯战绩 揭秘秘鲁和丹麦在世界杯上的对决

秘鲁vs丹麦世界杯战绩 揭秘秘鲁和丹麦在世界杯上的对决

口袋故事 官方网站

口袋故事 官方网站

《QQ邮箱》删除账户方法

《QQ邮箱》删除账户方法

耗电量最大的10种电器 什么家电比较费电

耗电量最大的10种电器 什么家电比较费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