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語削足適履
注 音ㄒㄩㄝˋ ㄗㄨˊ ㄕˋ ㄌㄩˇ
漢語拼音xuè zú shì lǚ
釋 義鞋小腳大,故將腳削小以適合鞋的尺寸。比喻拘泥成例,勉強遷就,而不知變通。語出《淮南子.說林》。
典 源《淮南子.說林》
骨肉相愛,讒賊間1>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2>履,殺3>頭而便4>冠。
〔注解〕
間:音ㄐㄧㄢˋ,挑撥、離間。
適:相合。
殺:削減。
便:音ㄅㄧㄢˋ,適宜、符合。
典故說明《淮南子》是由西漢淮南王劉安召集門下賓客所撰寫,共二十一卷,是一本以道家思想為主軸,旁及其他各家的雜家鉅著。春秋時,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讓親生兒子奚齊當上太子,於是設計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挑撥離間了晉獻公和另外二個兒子重耳、夷吾的感情,逼使他們逃奔出國,而讓晉獻公派兵捉拿他們。《淮南子.說林》評論此事,認為骨肉之間本來應該互相親愛的,但因為受了壞人的挑撥離間,即使是父親,也會殺害親生的兒子。這樣的情形就好比把腳削小以適合鞋子的尺寸,把頭砍小以便可以合適的戴上帽子一樣。這是說為了適應鞋子和帽子的尺寸,不惜劇肌傷骨,這是完全不顧客觀的實際狀況,而一味勉強遷就的不合理作法。後來「削足適履」被用來比喻拘泥成例,勉強遷就,而不知變通。
書 證
《淮南子.說林》:「骨肉相愛,讒賊間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源)
用法說明語義說明比喻拘泥成例,勉強遷就,而不知變通。貶義。
使用類別用在「勉強遷就」、「不知變通」的表述上。
例句
學習外國長處不能生搬硬套,否則就如削足適履。因為經費張羅無著,原計畫只好削足適履,改弦更張。作詩不能為了遷就平仄而削足適履,硬湊一些不合適的字詞。如今期限已迫在眉睫,只好減少一些工程,削足適履,先求完工再說。為遷就少數人的意見,隨便更改符合大眾利益的方案,無異是削足適履的作法。事情該堅持就要堅持,要是這樣勉強自己來遷就,根本就是在削足適履,會壞事的。
辨 識近義成語生搬硬套、殺頭便冠反義成語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量體裁衣
參考詞語刖趾適屨
ㄩㄝˋ ㄓˇ ㄕˋ ㄐㄩˋ
yuè zhǐ shì jù
刖,古時砍腳的酷刑。屨,古時用麻、葛等製成的鞋。「刖趾適屨」猶「削足適履」。見「削足適履」條。
《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而亮反裘負薪,裡盡毛殫,刖趾適屨,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
刻足適屨
ㄎㄜˋ ㄗㄨˊ ㄕˋ ㄐㄩˋ
kè zú shì jù
刻,割。屨,古時用麻、葛等製成的鞋。「刻足適屨」猶「削足適履」。見「削足適履」條。
宋.陸游〈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詩〉十首之九:「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適屨。奈何不自反,忽已迫霜露。」
截趾適屨
ㄐㄧㄝˊ ㄓˇ ㄕˋ ㄐㄩˋ
jié zhǐ shì jù
屨,古時用麻、葛等製成的鞋。「截趾適屨」猶「削足適履」。見「削足適履」條。
《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陳列傳.荀淑》:「後世之人,好福不務其本,惡禍不易其軌。傳曰:『(截)趾適屨,孰云其愚?何與斯人,追欲喪軀?』誠可痛也。」
𠟃足適履
ㄗㄨㄣˇ ㄗㄨˊ ㄕˋ ㄌㄩˇ
zǔn zú shì lǚ
,斷。「足適履」猶「削足適履」。見「削足適履」條。
《抱朴子.外篇.刺驕》:「天爵苟存於吾體者,以此獨立不達,亦何苦何恨乎?而便當伐本瓦合,餔糟握泥,足適履,毀方入圓,不亦劇乎?」